十四五支持,有色金屬企業乘勢而上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
發布時間:
2020-12-30 11:54
來源:
有色金屬工業發展成就輝煌
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經過70年奮發圖強、砥礪前行,建成了門類齊全、體系完整、產能巨大、結構優化的產業體系和生產能力。從落后的困境中發展成為世界有色金屬工業生產、消費和貿易第一大國,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世界有色金屬工業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科技創新引領有色金屬產業全面升級
改革開放以來,有色企業通過產學研技術攻關,在引進、消化、吸收基礎上實現了自主創新。成功研發出一批共性關鍵技術,并應用生產,迅速實現了產業升級。進入新世紀以來,加強了基礎研究,在原始創新和協同創新上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。其中,電解鋁技術最為顯著。近年來開發的600千安超大型鋁電解技術,屬世界首創、國際領先。自主研發的300千安大型鋁電解技術早已輸出國外。自主研發的懸浮銅冶煉、氧氣底吹、雙底吹和“兩步”煉銅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。自主生產的高端鋁材、鎂材和鈦合金材已應用于航空、汽車、高速鐵路等。超粗、超細、超純均質硬質合金,核電鋯鉿材料以及其他稀有金屬加工材,在替代進口上,取得了重大進展。
”十四五“時期有色金屬行業發展面臨的形式仍然嚴峻
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,國內市場對有色金屬等大宗原材料的需求也由持續增長期轉入“微增長”的平臺期,“十三五”期間,國內銅、鋁等主要有色金屬消費增長速度已經出現明顯回落,國內有色金屬需求快速增長的階段已經結束。預計未來還將進一步回落。隨著消費增速的下降,我國主要有色金屬需求將在“十四五”期間進入平臺期,并出現消費峰值。由于國內已經沒有可供利用的待開發大型鋁土礦,在原有礦山基地資源逐漸枯竭的背景下,預計未來我國鋁土礦對外依存度會持續上升。與此同時,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,未來我國有色金屬產品出口空間將被嚴重擠壓。
上一頁